Emacs is all you need
TL;DR
Emacs is all you need
前言
这几年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入手了现在这台 Macbook M1 max。如果说当时我就遇见到了现在它能够给我带来的改变,你肯定不信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
其实当初是为了摄影才考虑的,原来的老台式在一次渲染延时摄影的时候,苦苦等待了 3 小时之后,结果死机了,这仅仅只是一个 1 分钟的延时。综合考虑到还需要一台接近 Linux 体验的的系统开始学习编程,还想玩玩本地模型,于是直接上了顶配,而价格是当时 Macbook M3 max 的一半。
如果没有这台 Macbook 就不会这么愉快的用上 Emacs ,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整个 PKM 体系,也不会有 PKM(个人知识管理)构建手册 - Emacs ,也不会有现在部署的几个个人网站,也不会有现在突飞猛进的学习效率:碎片知识学习 - with AI,我可能还在继续用 Logseq。大的变数就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决定开始萌芽。
关于 Emacs 部分今天不准备多说什么,而是想先聊聊 热情的扩散 。
热情的扩散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在 Emacs 里敲键盘这件事本身就会让我觉得很有意思。
相似的,我其实不喜欢读论文,但用自己构建的工具来学论文,就变得有意思了。我也很懒,平常不太爱出远门,但是带上相机,我就有了去很多地方的兴趣。
这应该就是热情的扩散。
当在一个领域或者某个阶段当中,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枯燥乏味或是很难推进的事物,附加上各种鸡汤式的理由来强行说服自己不会是我的做法,依靠奖励来推动行动也不可取,强迫自己对一个东西发展出兴趣更没有必要。
Embark on something with passion and interest,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基础上发展、扩散到更多的领域。这应该是一种更正面的,克服枯燥、懒惰的方法。
AI StartKit
从 OpenAI 到现在的 2025 年,其实许多人都还没有真正接触到 AI,大部分人只是接触到了 AI 化的产品,例如 ChatGPT 的 APP,更有一部分根本对 AI 就没太大兴趣。在我的概念里,调用过 LLM 的 API 才可能叫接触过 AI 了。
我不是 AI 的布道者,更没有相关利益捆绑,也丝毫不想鼓吹 AI。但技术变革就是在彻底改变生活的时候才会被称作变革,在这之前的过程往往会被忽略,就像互联网一样。
可以毫不关心,只是等待生活被 AI 新技术彻底改变的时候,继续享受新的生活,也可以在被它彻底改变之前,不让它改变自己。我不喜欢被动的接受,仅此而已。
对于后者,Emacs 就是最好的 startkit。它可以解决从 0 到 1 的问题,解决一个问题最难部分的就是开始。
在咸鱼上已经有本地部署 DeepSeek 的教程在卖了,很难想象几行代码就可以卖 20 块,而且销量还不错。这不是信息差带来的消费,这只是懒。这个 20 块,5 年之后可能就是你会消费的 20 万。LLM 大语言模型 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巨大的 ZIP,玩 LLM 只是需要一个打开这个 ZIP 的工具而已。
So, All you need is Emacs.
从 Emacs 开始,自然就会掌握编程的基础概念,Emacs 提供了高度可自定义的代码编辑器、自带终端、更直接的 compile,也就是和 AI 开始真正接触的入口,当然 Emacs 远不止如此。感兴趣的可以看这个:Configuring Emacs on My New Laptop - YouTube
和 Cursor 这种 AI 代码编辑器相比,Emacs 当然没有那么开箱即用,但捷径往往是远路。
也并不是只有 Emacs 才是适合 AI 行业外的 AI StartKit,但是能够像 Emacs 一样既能充当向导,又能构建出自己的工具的,真没有几个。
就像我刚开始使用 Emacs 的时候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的那样:Emacs 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。
更准确的说,应该是持续学习,让我不那么容易被改变。
最后,这篇文章就是在 Emacs 的 org-mode 里,直接和 DeepSeek-R1 自动补全协同生成的。这不比咸鱼的 20 块消费玩的开心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