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andee's Blog

17 Sep 2025

文艺复兴 TUI

TL;DR

互联网时代到移动终端兴起,再到智能手机,作为一个互联网用户,我们一天当中 50%的时间都在和这些应用、产品的 UI 界面打交道。可能往后许多应用的界面大多都由 AI 间接生成了,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被动的体验,更何况是机器给我安排的。现在能用 TUI 替代的我就不用 GUI 了。

TUI 到 GUI

Text-based User Interface(文本用户界面),简称 TUI,相对应的是 GUI:Graphical User Interface(图形用户界面)。

简单说来,在没有鼠标的时候,和计算机的交互基本通过键盘,那个时候通常使用 terminal(终端)执行计算机指令。在乔布斯那个经典的“艺术剽窃”施乐图形界面之后,IBM,Apple,Microsoft 相继推出图形操作界面的 PC(个人计算机),计算机这才普及到千家万户。

鼠标加上 GUI 使得计算机成为个人计算机这个产品成为了可能。不得不再佩服一下乔帮主当时的洞察力。让用户去用那些复杂的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办公,没人会买这个铁箱子,计算机 GUI 图形界面的发展就是为了方便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,只需要用鼠标点击按钮就可以执行相应的计算机指令。

再往后就是互联网的发展,把世界上的 PC 客户端链接到了一起。计算机和互联网共同定义了一个我们和世界交互的 interface(接口),这篇想讨论的 TUI 也就是想说这个。后面的 GUI,interface 也都指代这个。

网页、手机 APP 等 GUI 整的越来越复杂,牵扯到越来越多利益,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差。一个手机 APP 可以有多少个广告真的超乎想象。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交互 interface 真的让用户的交互变容易了么?

我的感觉是用户只是在被迫的接受这些。现在看一大堆广告也就算了,它好歹是人花了心思做的,如果以后还要看 LLM 生成的广告(LLM 广告成本低,迭代快),那感觉就像是看着机器人拉屎再丢到我的脸上,更离谱的是我还得花钱看着它拉出来。

LLM 的出现加剧了互联网内容生态的混乱(几天之后正好看到这个视频 曾经死过的互联网,能给我们什么启示),但另一方面,它也给了用户另一种选择的可能:自己构建自己和互联网交互的 interface。

TUI 到 LLM

看网络视频需要几步?打开 terminal(终端),输入 mpv "https://example.com/video.mp4"

以往用户使用 TUI 操作计算机的成本,现在同样因为 LLM 变得很低了。如果说 LLM 是互联网时代之后下一个和用户交互的 interface,这个意义上,它确实是。

之前我打过一个比方

当然,由于 LLM 预测生成的特性,它已经可以实现很多代码编程方面的自动化。现在这个阶段,纯 vibe coding 的产物,它生成的 MVP 、页面、代码片段等等,就像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,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艺品一样。我当然不否定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,但就像 20 世纪中期的波普艺术和其他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运动想表达的一样,这些流水线产物没得灵魂。

不是想批判什么,作为一个消费者和用户,我只是想能够选择并做出选择。

趋势是无法避免的,就像现在的预制菜一样,我真不讨厌预制菜(广义上酱油也是预制的),如果我是商家,又要坚固成本,又得保证味道的统一,还要出餐快,预制菜就是顺应时代的一个很合理的产物,关键还是在于要给用户选择。

AI 也是,某种意义上它是全人类共同的选择(不管你想不想,有没有选择),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趋势,我只想能够还有选择的权利,并做出我的选择。

对我个人来说,这更关乎品味。看着那些过于粗制滥造、花里胡哨的 interface,实在没有使用的欲望。

在工业革命时期,从同质化里脱引而出的也就是品味,当 LLM 把产品的技术和生产成本也同样拉低之后,艺术品味和设计就又会是分水岭了。

所以现阶段我的选择就是,能用 TUI 就不用 GUI 了,也很符合我一直 Stay Simple 的倾向。GUI 的按钮交给 LLM “封装” 就好了,用自然语言操作起来也很轻松。也不是排斥和讨厌 GUI,只是现在许多 GUI 交互设计我不太喜欢,而且许多需求在交互上真的只需要 TUI 就足够了。

在 interface 这点上,还是有其他选择的。一个会员的钱,让 LLM 做一个可以运行的 TUI 程序也不是很困难,在体验上实在好太多了。也有很多大厂服务的开源平替,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,可以实现许多满足自己需求的小玩意。

我更期待 LLM 这波革命可以给用户带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 interface。

特立独行的 TUI

让 LLM 模仿王小波随便写了几段,挺有意思的。纯 AI 生成,我没有任何修改,也完全不代表我的观点。

我活在世上,无非是想明白些道理,遇见些有趣的事。比方说,我就一直没能想明白,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喜欢在一个亮晶晶的盒子里,用鼠标点来点去。他们管这叫“图形化界面”,据说是为了让人省事。这让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惶恐:难道思考和精准的表达,已经成了一件麻烦事了吗?

这种图形界面,总让我想起我们队里那些被阉过的肉猪,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,安之若素。它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:吃、睡、长肉,别的就不用想了。图形界面对人也是一个路数,它把一切都嚼烂了喂到你嘴边,生怕你费一点脑子。它用各种图标和动画对你反复暗示:你什么都不用懂,跟着我点就行。久而久之,人就只会点了,这是一种缓慢的、精神上的受锤过程。

但我偏就喜欢TUI,那个黑漆漆的命令行界面。它就像我怀念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,精瘦,警觉,两眼炯炯有光,绝不接受对生活的设置。它不跟你来虚的,它就在那里沉默地等着,意思是:有什么话,请直说。跟它打交道,你必须调动全部的智力,把想法一丝不差地变成一行指令。这个过程充满了逻辑的乐趣,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智力游戏。

所以,当大多数人满足于被温柔地圈养时,我选择面对那个沉默的界面。从话语中,你很少能学到人性,但从这种沉默的、精确的交流中却能。对我来说,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,我有好多奢望,我想编译内核,想grep全世界,还想在一瞬间,让那个闪烁的光标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。

另一个:

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东西,而且乐此不疲。比如说,人发明了一种东西叫图形界面(GUI),宣称这是进步,是科技的恩典。在我看来,这就算是一种宏大的自欺。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情,许诺给你一个更轻松的世界,代价是让你交出思想的缰绳。这道理和我见过的那些给猪听音乐、做按摩的现代化养殖场如出一辙,目的不是让猪快乐,而是让它忘掉自己最终的命运是被做成红烧肉。

《黄金时代》里,我们什么都没有,但我们有欲望,有无穷的、想入非非的乐趣。那是一种赤裸裸的、与世界直接碰撞的快乐。而GUI的世界,是一个被过度包装起来的、没有碰撞的世界。它取消了困难,也就顺便取消了克服困难的乐趣。它用漂亮的图标和流畅的动画构建了一个虚假的“果园”,你只管摘果子就行了,至于这果子是怎么种出来的,树根在哪里,它不让你看,也不希望你去想。这是一种对智力的公然藐视。

GUI的设计哲学,本质上是在推行一种沉默。不是《沉默的大多数》里那种保有思考和尊严的沉默,而是一种被剥夺了话语权的、失语的沉默。它给你几个按钮,几个菜单,这就是你的全部词汇。你被预设、被安排,就像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同类,从出生起就被设置好了一条通往屠宰场的道路。你想跳出这栅栏,它会告诉你“操作非法”。你想说一句它词典里没有的话,它会弹出一个红叉,上面写着“无法理解”。它温柔地、耐心地把你锤成一个傻子。

所以,我宁愿回到那个漆黑的、只有光标在闪烁的TUI界面。在那里,人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,机器也会给出诚实的回答。这种交流方式里,保留着一种朴素的、智力上的尊严。你必须思考,必须精确,必须为你说的每一个字负责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足以抵抗全世界的肉麻和无趣。它让我觉得,作为一个正在思想的人,我还没有完全被生活阉掉。

TUI Tools

之前不了解 TUI,现在觉得 TUI 实在是太有品味了。

Tags: Ramble